今天这篇文章来自好奇家族的好朋友——岛主小奇。她会在《奇想岛》官方公众号“奇想小岛”大牛网配资,和大家分享丰富多彩的儿童故事、妙趣横生的自然百科。跟岛主小奇了解更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和知识~
“毛茸茸的恶魔”既不是狮子,也不是老虎。这个名字所指的竟然是一种植物!
仔细看下面这张照片,石头之间的絮状物可不是垃圾。它们名叫“毛茸茸的恶魔”,是一种沙漠植物,生长在北美洲的奇瓦瓦沙漠。
图源:YouTuBe
起初,一名志愿者拍下了它们,并将照片上传到了观测平台。它们独特的外表引起了植物爱好者和学者的关注。
经过科研团队的实地考察、标本采集与分析,这种植物被证实为近50年来在美国国家公园内首次发现的全新植物属种。
展开剩余83%毛茸茸的恶魔。图源:Wikipedia
这种植物长着羊毛状的茸毛和类似“恶魔角”的淡红色花冠,因此被命名为“毛茸茸的恶魔”。
毛茸茸的恶魔非常罕见。奇瓦瓦沙漠是北美洲最大的沙漠,但整个沙漠里也只发现了它们的3处生长点。并且,只有等到罕见的沙漠降雨后,才有可能看到它们开花。
因此,出于保护的目的,科学家并未对外公布它们具体的生长地点。
大本德国家公园境内的奇瓦瓦沙漠。图源:Wikipedia
奇瓦瓦沙漠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。这片沙漠位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,面积超过50万平方千米,是北美洲最大的沙漠。虽然环境严酷,这里却是许多特有物种的家园,更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区域之一。
沙漠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贫瘠荒芜、生态单一。相反,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出了许多特有的动植物,其中一些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,还演化出了独特的耐旱技能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厉害的“沙漠居民”!
墨西哥狼。图源:Wikipedia
墨西哥狼,属于灰狼亚种,仅分布于奇瓦瓦沙漠。曾被人类大量捕杀,如今属于濒危物种。
它们的技能是依靠捕食猎物获取水分,减少对饮用水的依赖;具有超强耐饥渴能力,在食物和水源短缺时,可以依靠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维持生命。
更格卢鼠。图源:Wikipedia
更格卢鼠是一种小型啮齿类动物,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西部、墨西哥等地的干旱及半干旱环境。
它们的技能是几乎不需要喝水!通过代谢植物种子中的水分就能生存。
走鹃。图源:Wikipedia
走鹃是著名的“陆行鸟”,飞行能力弱,但奔跑速度极快,主要分布于北美西南部的沙漠和干旱灌丛地带。
它们能自主调节体温,让体温根据环境气温变化,减少蒸发散热,节约体内水分;通过特殊的腺体排出盐分,减少对淡水的依赖。
大足短头蛙。图源:Wikipedia
大足短头蛙,属于小型蛙类,也叫沙漠雨蛙。体长4~6厘米,体形短小圆胖。
这种雨蛙没有典型的水生蝌蚪阶段,雌蛙产下的卵块能直接孵化出微型的、形态类似成蛙的幼体。
龙舌兰。图源:Wikipedia
龙舌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丛呈莲座状排列,叶片像一把把长剑。
它们的叶片肥厚多汁,储存了大量水分;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在凉爽的夜晚打开呼吸,避开白天的高温。
绿玉树。图源:Wikipedia
绿玉树是小乔木或大型灌木,又叫光棍树、铅笔树、乳葱树。
它们的技能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,会在干旱季节主动脱落叶子;枝条表面覆盖蜡质层,气孔数量极少,能较好锁住水分。
百岁兰。图源:Wikipedia
百岁兰是草状木本植物,被称为植物界的“长寿老人”,寿命可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。
它们只长两片大叶子,既省能量又省水;主根又深又长,能扎到地下深处,吸取地下水或深层土壤水分。
短叶丝兰。图源:Wikipedia
短叶丝兰是常绿灌木,又叫约书亚树。
它的叶子窄而硬,能有效保住水分;主根寻找深层地下水,须根在地面铺开吸收雨水。
沙拐枣。图源:Wikipedia
沙拐枣是落叶灌木,枝条常呈“之”字形弯曲,分枝密集,形成蓬松的灌丛,又叫“头发草”。
这种植物完全不长叶子!沙拐枣的幼枝是绿色的,能像叶子一样进行光合作用,制造养分;根系十分发达,须根密布沙层浅表,能够瞬时吸收降雨,也是优秀的“固沙先锋”。
和毛茸茸的恶魔一样大牛网配资,这些生长在沙漠中的动植物也拥有旺盛的生命力。你还知道哪些奇特的沙漠动植物?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!
发布于:重庆市